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蜂巢启动2018年的展览项目,新年推出郭工、于霏霏两个展

2018年3月19日来源:今日艺术网作者:今日艺术网

右至左:策展人许晟 艺术家郭工 蜂巢创始人夏季风 艺术家于霏霏 策展人杨鉴

从2013到2018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从非营利机构转型为商业画廊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3月15日,蜂巢当代艺术中的负责人夏季风在位于798艺术去的北京总部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现场总结了2013年以来蜂巢的重要展览项目及活动,也发布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性出版物《2017蜂巢年鉴》,同时预告了2018年度蜂巢(北京|深圳)的重要展览项目。

新闻发布会现场

艺术家郭工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共计推出过120余场展览,可谓是画廊里的劳动模范,并且获得了业内同行普遍的认可,先后共获得各种荣誉近四十项。其中多次获得“中国艺术权力榜”、《芭莎艺术》、《Hi艺术》、《北京商报》、《国家美术》等媒体评为“十大艺术机构”、“年度画廊”、“年度艺术机构”等称誉。

艺术家于霏霏

策展人杨鉴

虽然蜂巢是一家以关注东方艺术的美学线索作为学术方向的画廊,但他们并没有将关注的视角界定在国内,从2018年起,蜂巢合作的艺术家将从国内延展到国际。所以在2018年的下半年,蜂巢将分别推出日本艺术家七户优(Masaru Shichinohe)和德国艺术家乔琳德•芙伊格特(Jorinde Voigt)的大型个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发布会当天, 2018年蜂巢(北京)的新年首展“切问:郭工个展”和“色目:于霏霏个展”同时开幕。由青年批评家许晟策划的郭工大型个展“切问”在A、B展厅展出,呈现了郭工近年来不同时间跨度、物质媒介相异的装置作品,重现发觉并梳理作品之间的内在逻辑,并在流动的空间中渗透出他对生命与艺术的思考。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作为六零后的艺术家郭工,仔细看他的艺术简历,会非常惊异的发现此次展览竟然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个展,而相对于首次个展,这次展览更像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个展。本次展览以郭工近三年创作的不锈钢材质的作品为主,其中穿插展出了《二分之一》《钢筋肖像》《一棵松》等作品。在展陈上,不锈钢系列的作品和过往作品穿插分布,而在这个新的空间场地产生了一种新的对话。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本次展览以“切问”主题,其中“切”首先包含了后工业时代的“切割”的动作,即用精准,犀利,并含有暴力的手段剖析事物。其次,“切”是一种包含了主观干预的调查。例如“切脉”,如果要调查脉象,就必须用“切”的手段。这时候,“切”看似是客观的,其实又包含了调查者的主观感知;但是,“切”又意味着进入调查对象的内部,让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在郭工的作品中,这个调查对象可以是物质,时代,人心,自然,或者当代世界本身。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从2008年开始专注于装置艺术创作,但他不同于其他多产的装置艺术家,他的每件作品似乎都特别需要时间,所以有时他一年可能也就只能创作一件作品,但他所享受的就是这个创作的过程,而完成作品的过程,可能也是他与“物”产生联系,并与之对话的过程。所以郭工说他有视觉洁癖,这种对于“物”的洁癖可能源自于内心对创作的自身的重视,他是在进行创作,也似乎在进行一场诗性的旅行。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就像策展人许晟所说:郭工创造了一个综合而独立的“物”,一个自在的,不需要解释的存在。或者说,他创造了一种生命,这种生命本身就属于万物,如今在他的作品中显现了。这样的生命看似陌生,实则无处不在,比如一首被历史的无意识流传下来的,古代无名氏所创作的诗。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郭工个展现场

“蜂巢•生成”是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专业培养、扶持和关注年轻艺术家的项目,此次于霏霏的个展“色目”是该项目的第二十九回展览。八零后艺术家于霏霏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在2016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的艺术实践主要是根植于社会学和人类学,试图对个人的文化身份进行探索,分析其形成及其演化。她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以生成视觉语言为结果的自我追问及对世俗庸常场景的重新发现展开,从欲望及权力的对照及制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视觉可能性。本次展览由杨鉴策划。

于霏霏个展现场

于霏霏个展现场

在于霏霏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她对“凝视”(Gaze)充满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视觉及理论的梳理和研究。她起初的创作只是对男性的凝视解读的一个泄洪口,但纵观其系统性的创作,随着之后实践中使用的人工制品逐渐增多,带有历史指向的图像亦越来越多,关于历史及当下的对照及追问便随之变得迫切。在此,“凝视”既是一种描述也夹带了一种暗示,同时它还不可避免的包含了一种多意性的悬置状态。它可以是一种观看的全神贯注的状态,以至于豁免了一种日常的状态,随之变成一种悬置的实践,一种出离的状态;它还可能是一种带有惊奇的静观其变,以此试图去固定或者抓着某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的主体既无法动弹,也像没有着落,一种无法扎根的瞬间性。更多被达成共识的是“凝视”为一种带有阶级性的审判态度,一种打扰与否定。凝视所具有的这些不确定性与多意性,是于霏霏试图在作品中讨论的,她通过探究“凝视”所存在的历史性和时间性去探究其出现的可能性。

于霏霏个展现场

于霏霏个展现场

于霏霏的作品给人最为显著的视觉印象是大量使用古典雕塑作为其创作的素材,究其原因,或因古典雕塑为最精致的例子,它们是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的切实可触的标志,是民族和文化能够从严酷无形的材料中提取一个最终可为感官所通达的人的抽象理想。而古典雕塑中的赤裸身体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被古希腊人证明为一种艺术形式——“裸像”,也使得“裸像”变为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可被严肃使用,被知识化的形式。

于霏霏个展现场

于霏霏个展现场

于霏霏的艺术实践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将不同时代的雕塑进行视觉上的打断、措置、并列、节选,让观看者自动将其视为人类遗产,而不再纠结其出处,使之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与宽广的指向性,这些被图像化的石质雕塑与其裸露的姿势便丧失了一切原有创作者所赋予或叙述的、解剖的、分类的、语义的、象征的或圣化的意图。更像是一个真实的纯粹之物出现,是其最为具象的一面:一个赤裸的身体。在此基础上生成了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可乘之机,艺术家结合对于文化历史和正典的构建机制进行研究学习,并对自身进行内观与洞察之后,逐步清楚了自己该如何下手对这些视觉素材进行干预。

于霏霏个展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6日。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