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中国当代艺术:内地精品难觅香港理性回暖

2013年6月5日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唐子韬

香港佳士得2013春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现场

  第一轮春拍市场整体释放出回暖信号。然而,内地各大拍卖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精品难觅、市场反应冷淡。与之相比,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则表现出自身实力。但就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整体表现而言,早已今非昔比,那么泡沫破裂,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何以为继?

  当代艺术市场分化

  香港、内地两重天

  在今年5月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张晓刚、曾梵志、刘炜等艺术家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创作于1998年的《圣母子像》从13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930万港元成交;曾梵志的作品《江湖》980万港元起拍,以3000多万港元成交。而在4月5日的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上,张晓刚、方力钧、曾梵志的作品虽均有流拍,但整体成交平稳,千万级成交拍品也不在少数。

  相比于香港,内地的当代板块成交情况差距较大。虽然,今年嘉德春拍以25.71亿元人民币的成绩收官,但当代油雕部分仅成交1.99亿元人民币。而支撑这一版块的却是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作品和当代写实。在嘉德“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中,周春芽三幅上拍作品全部流拍;而曾梵志的唯一一幅估价350万元的上拍作品也遭流拍。

  在刚刚结束的保利北京春拍“现当代中国夜场”中,曾梵志的《巅峰》、《肖像07-4》分别以149.5万人民币和690万人民币成功易主。而4月在保利香港春拍上,曾梵志1998年作《面具系列》以1035万港元成交, 2006年作《毛泽东 沁园春·雪 No. 2》则是以1725万港元成交,无论从作品级别还是成交额上均有差距。显然,根据市场行情需要,保利将更重要的两幅作品放在了香港的春拍上。

  近些年,当代市场冷却,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市场前景普遍信心不足,持续看跌。去年10月的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就已遭遇“滑铁卢”。153件拍品,成交111件,总成交额1.17亿港元,远未达到拍前预期。内地策展人顾振清认为,那次遭遇的“黑色星期天”是近些年的谷底,已经预示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冬天还将持续。

  如今,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地区,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很难撑起整个当代板块,只能依赖几位“天王”的作品支撑起整个价值体系。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当代艺术品市场后继乏力的表现,如不尽快建立一、二级市场递进关系,将难以为继。

  一线艺术家重心外移

  升值空间遭透支

  时至今日,内地市场的过度炒作和资本的盲目跟风已经渐渐退烧,当年中国当代艺术全线飘红的盛况再难复制。海内外的实力派藏家也只紧盯着少数几位国际一线艺术家的部分经典作品。

  上海龙门雅集总经理李俊毅告诉记者,如今,周春芽、曾梵志等国内一线当代艺术“明星”一方面已经不需要内地市场的支撑;另一方面他们作品的价位太高,在内地也很难找到接盘人,更不要说一级市场的代理。

  目前,自上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中,仅有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周春芽、刘炜等几位艺术家在海外已经有了较为稳固的收藏群体。在国际顶级画廊的大力推介下,他们的国际市场地位相对稳固。而在香港与内地的市场上,他们早年的精品仍然是藏家追逐的对象,只是这些精品在近年的调整行情影响下,受到藏家惜售、流动资金减少的制约,无法重见天日。

  在顾振清看来,1990年代初到2005年这个时间段成长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价值的体现者。在中国的艺术市场没有一个健康环境的前提下,资本对当代艺术品的投机和炒作,把中国艺术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提前消费、兑现了。“现在进入市场的投资人与两三年前进入市场的投资人不一样。现在进入市场的投资人,可能得忍受投资回报长期无法兑现的磨砺。”

关键词:艺术市场 拍卖 香港

更多新闻:

  阅读艺术市场报道的五项需知
  国际买家助推非洲艺术
  英国艺术委员会:艺术对得起高额投资
  旁观印度艺术市场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