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视觉运动”架上绘画研究系列之一
                            
日期: 2010/10/18 17:33:49    作者:崔灿灿     来源: 今日艺术网    

架上绘画是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它的传播与生成依赖于感知。感知是人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与世界所进行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沟通。绘画作为“人的延伸”,传达了独特的讯息,它不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形式,同时也对其所表现和传达的信息、内容有着强烈的反作用力。从绘画(内容与形式)本身来看,绘画的形式是媒介,绘画的内容、信息和知识恰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媒介(例如文字、音乐、话剧等),绘画也就被放置于更为开放的媒介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之下,架上绘画的研究所探讨的是图像与语言、感知与再现的、自我与他者、自然与文化、现实与虚构、历史与记忆等不断运动中的关系。无论这种研究多么复杂,我们仍要回到视觉图像这一研究对象上来,艺术史及视觉文化仍是围绕着视觉图像展开。
图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仍然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该如何理解图像,它又是如何生成,如何激发人的情感?在探讨图像时,我们必须先解决上述问题。

绘画是视觉的世界。在观看作品时,观者付诸了大量的经验、知识、情感和体力。观者通过图像与艺术家进行交流,艺术家通过图像使用各种语言、标示和符号将情感状态、创作冲动表达产生并持续下来,绘画作品在这里成为一种中介空间,它勾连了不断变化的交流关系。

视觉图像与想象的空间

想象力指人脑的超凡能力,它将抽象的或是不存在的在大脑中形成图像,并且创造性的使用这一能力发明新的图像和理念。想象推动了图像的衍变与发展,同时也从已有定式图像中获得进行想象的冲动与能量。

想象来源于对单纯模仿的困惑,它拒绝以追求与自然的相似、合理与不合理为现实准则的观念。想象相对社会条件反映论、本能反映论的实用与限制,无疑是较为自由、纯粹、感性的领域。现实中的情感对绘画而言过于盲目或者激烈,而想象则可将其进行纯化与反观,更为充分的认识到情感的性质。它不完全受制于现实和自然形式,而是将其内化于自身的想象生活之中。好奇心理刺激艺术家去考虑现实世界中每一种可能的形式,而神秘的形而上学则使得艺术家在幻想的图景之中创作出与现实世界所隔离的新的视觉图像。视觉记忆同样也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想象,它在大脑中提供了并不完整的虚拟图像,它们相互穿插、错置、支离破碎,并打破了完整的视觉叙事结构。这个时候回忆所产生的视觉图像,便是一种基于思维逻辑连贯性之上的想象荒诞化与抽象化,这种幻象被实践于绘画之中便产生了新的视觉图像。

想象既创造了新的视觉图像,也刺激并建立了人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之中既有现实生活的微弱魅影,又有个体想象所建构的幻想维度。它既不是纯社会的、也不是纯审美、纯形式的。它是支离破碎的世界与含混不清的空间。

视觉图像与神经、感觉、知觉的能量关系

视觉图像可以展现人的神经状态,神经状态中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同样可以生成新的图像。当艺术家所意识到的世界与对之所持有的道德信仰、理想志向与无意识中的本能的欲望、冲动和潜藏的性欲发生对持与冲突的时候,艺术家便在前意识中采取各种防御机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调配。艺术家本能的能量便通过升华导向了其它领域,从而创造性的思考个人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之下,艺术表现衍生出新的视觉图像。同时,那些不可预见的偶发性行为,无意识的梦境等也让艺术家获得创作新生图像的可能。新生的视觉图像在内驱力组织、心理表现的形成、象征、幻想、性和潜意识中被赋予意义、潜能和效果。它不仅是艺术家主体化进程的隐喻,也可以通过遗留的踪迹激发出观者的各种欲望,引导人们将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与之相连,成为与世界沟通的媒介。

德勒兹在《绘画与感觉》一文中赋予了感觉特殊的意义:“感觉超越了知性的控制,它回避了叙事而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又通过神经系统直接传达信息”。感觉是建立在无意识基础上的,它在身体之内生成,在对事物的体验之中。它不与道德信仰、理想志向发生平衡关系,相反,它是拒绝与之妥协的。绘画就是绘制感觉,这一点在培根及苏丁的作品中极为明显。艺术家通过力将感觉实践于作品之上,使得力变成可见的,可触的存在。这种构成关系是多元的、累积的、序列的、综合的,同时也是运动的。画面中每一个笔触,每一块颜色,每一个印记都有其独特的情感领域和感觉序列。内在的的生命力通过感觉辅助于力的实践与显现最终构成了新的视觉图像。

知觉是艺术家对外界事物解释的过程,同时是对艺术家感觉属性的概括,对感觉信息的加工、推论、理解和深入。知觉意味着对事物意义的视觉识别和判断,在这种把握之中形成了心理意象,不同的心理意象及视觉思维过程让最终生产出的视觉图像产生差异。艺术家在面对事物时,头脑中有一种固定图式,它来自于传统绘制经验和那个时代所接受的风格影响。当艺术家发现眼前的事物与其经验所不符时,便开始重新调整原有的图示,艺术家在视觉上和图示经验上对事物进行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等,这一知觉的过程之中便产生了新的风格与视觉图像。

神经、感觉、知觉同属于心理机制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既可以独立显现,又相互作用。然而新的视觉图像的生成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些个人心理的知觉行为,同样它也取决于由社会所构成的识别与解释的行为。它涉指社会的、文本的、概念的,并成为对于所处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状况的主体所见之物的话语阐述与表达,视觉艺术变为研究这些表达的学科。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