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当代艺术的信仰与形式
                            
日期: 2008/5/14 10:52:21    作者:王春辰     来源:     

一、当代艺术是一种信仰仪式

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在历史上,如果说,艺术有着为其他社会需要服务的功能,如为宗教绘制圣像、制作雕塑,是一种从属性的行为。在历史进入19世纪以后,这一从属性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努力追求自己所是的独立存在,在各种艺术运动与主张及实践中,不断地强化艺术的自我意识,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发展到20世纪后期进入到21世纪终于成为一种可以比拟为宗教的信仰行为。

这是艺术进入当代性后所体现出的一种特质,即艺术自身即是一种主旨,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和价值,这种完整性不依附于任何外在的从属功能,只为自身而存在,它成功地转换了自身在历史中的角色地位和功用,在当代艺术中,成为一种信仰的行为。之所以称为信仰,它表现出一种神秘的仪式性,是大众予以期待的一种具有不可预见性的超常行为。作为艺术,它无论是表现为政治性或社会性的诉求,还是挪用任何的形式语言,都体现出独立的价值属性,因为它是独立地表现,而不是等同于任何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它既不写实主义地再现政治或社会,也不是简单地传递个人内心的情绪,而是跨越了任何的历史规定性的一种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不是艺术,这恰恰说明了艺术成为了超越艺术本身的行为,其实质概而言之,就是成为了信仰,既是社会对它的期待性信仰,也是艺术家本身行为的信仰。没有这样一种信仰的实质,当代的许多艺术作品都不可以诠释,成为没有意义的荒诞,但是当我们以一种信仰的观念去重新审视当代艺术时,这时候的艺术已经是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行为,已经完整地成为了自我言说的行为,即一种信仰的自我言说。

当艺术成为信仰后,它普遍地被社会所认同,成为独立的符号体系,被收购、被收藏,作为一种货币价值的体现。如果没有信仰作为社会的共同认同,则这一切超常的艺术消费行为都无从索解。在历史上,宗教处在生活的中心时,艺术是服务于它,当宗教退出生活的中心地位时,原先居于从属地位的艺术则趁势翻身独立为社会对内心世界充满期盼的信仰行为。艺术已经超过宗教成为最具有社会性的活动,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担当着巫师、牧师的话语生产,而艺术展示则表达了一种对圣物的批评性朝拜心理,虽然它不同于真正的宗教朝拜。人们参与公共活动的心理基础,在潜意识里具有宗教的仪式性,是个体心理情感的体现,幽闭者的沉思冥想越来越开放为公共的狂欢。

当历史疏离了宗教性活动后,能体现精神功能或仪式的,在当代似乎只有艺术一科,艺术成为大众的共同信仰的欢乐颂。

二、当代艺术是一种观念形式

在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又常常让人们看不透、弄不明白,甚至疑惑:这是艺术吗?当代艺术的兴盛和活动频繁超过了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各种展览、双年展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嘉年华(Carnival)仪式的意味,是神圣退场后的精神替代。不理解当代艺术所具有的这一点功能,就不能理解何以人们愿意熙熙攘攘地去参与这类展览和活动,看什么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场,在一种仪式活动的现场,感受一种氛围——一种人们在世俗化社会可以通过某种符号化的表征来介入生活的景观氛围(德波《景观世界》)。

在这样的艺术仪式氛围面前,无须惊慌、无须厌倦、也无须高傲,更无须神秘,只有把它看作是一种嘉年华仪式,就会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代艺术表现。只有平静地持有了这样的心态,多样的学术思考才会轻松地介入。这时候介入的不是叙述是不是艺术的问题,而是何以当代艺术走向生活化、仪式化。这时候的学术思考就将展开广阔的视域:在物质生产的全球流通体制下,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所拥有的我们都将进入一种面对生活的共同话语中,对于当代艺术就是这样。北京发生的也影射着在威尼斯发生的,只有量上的差异和时间的间隔,而没有本质的区别,更没有对一种强势艺术话语表达的自主或反叛。区别仅仅在于作为生存于中国的艺术家也同样表达了一种全球化之下的形式话语,对此,可以用多种现代与后现代理论阐释、解说,但无可否认的是当代艺术的表现的背后是国际化的共同艺术取向。如果有貌似惊人,仅仅是需要这样貌似惊人,因为它发生在一个特殊地域中,因此具有可阐释的特殊性和一种可以赋予多种政治话语的解说方便。

当代艺术不是清高可以置之不理的,也不是愤青一下就视而不见的。时间的年轮恰恰提供了这种多样形式下的思考“资粮”。所谓原创的理论或原创的批判性,就在各种表现的艺术符号里,现实的艺术需要的是分辨和审读,现象永远处在动态中,而能够在历史的河床上沉积为一块历史符号、言说着一段社会历史的情景,则是思想者的眼力和功夫。思想者的目光所在,就是从这些繁华的现象看到一种意绪、一种时间流动、一种当下的存在形式。思想的创造者从被创造的表现中恒定地再创造着思想。福柯可以从《这不是一只烟斗》看到世界呈现的疏离,巴特可以从文本的多样化看到作者之死,而鲍德里亚对图像世界的警示也每每回荡在追求真实的艺术家的心中。这是理论家介入艺术的几个事例,还有更多的其他思想家无不在当代艺术的跑马场上尝试他们的思想力量。

回到中国的眼下,当代艺术正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中国的理论家、思想家需要磨砺他们的思想刀锋的好时机、好舞台。当代艺术是观念对艺术形式的介入,同样思想家、理论家对艺术的介入也是观念的介入,这是一个互文阐释的时代和试验,人人都可以表现得很艺术,因为这个时候的艺术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场域,人人可以进来,参与到这种嘉年华的仪式中,当阐释开始的时候,人人都作了艺术的司仪。



仪式参与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