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第四代”批评与“范式”回转
                            
日期: 2010/7/5 9:39:33    作者:鲁明军     来源: 今日艺术网    

一、谁的“第四代”?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青年批评家”、“第四代批评家”或“新锐批评家”这样的叫法好像是出自贾方舟等上一代老批评家的口中。如果再猜得没错的话,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年龄为标准来区分批评代际,从而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和培养这个角度,对这一批人寄予一定的期待和希望。

但是,今天的问题在哪儿呢?一旦被归类,就意味着种属之争。且不论这样的代际之争出于什么目的,但毫无疑问,在学理上它是站不住的。更何况,即便是这样一种叫法成立,他们还在成长当中,还没到结论的时候。就像非西方左翼来强调西方中心主义一样,无非是将西方对立起来,实现自己的权力目的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最近以来我听到的更多声音恰恰是对所谓的“青年批评家”或“第四代批评家”的失望或不满。想想这也很正常,因为不少(包括与青年批评家同一年龄层的艺术与批评实践者)强调“青年批评家”或“第四代批评家”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贾方舟老师的初衷,而首先意味着与自己是断裂的,甚至是对立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其中不可避免地暗含着一种排拒对方的策略,而唯恐与之划不清界限。(这一点从半年前由“片山吃屎”引发的争论也可以看出。)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作为“被青年”、“被第四代”或“被新锐”的年轻批评家在接受或援引这些概念的时候一定要审慎,尤其要警惕集群式的立场或态度,以显现自己的“青年”、“第四代”或“新锐”身份。就像秦晖说的,人家本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又何必把醉翁和酒混为一谈呢?(《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290)

窃以为恰恰是这样,更要强调连续性和传承性,而不是断裂和对立。实际上,在今天这样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里,说断裂很简单,也很容易,反而强调一种连续和传承很难。因此,至于别人怎么界定,那是别人的事,至少我不承认“第四代”,更不承认他们已经取代了上一代。想想这又如何可能呢?所以,上一代批评家大可不必对“第四代”失望,更不必对今天的“青年”不满,因为“第四代批评家”和“青年批评家”在学理上根本不成立。甚或说,这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回到前改革开放时期。何况,仅从在学理上而言,所谓青年批评家中有不少并不一定青年,而有的老年批评家也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和观点就是老的。更重要的是,青年批评家不是一个群体,他是个体的。

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据我所知,年轻批评家还是很尊重大部分上一代(年龄意义上的)批评家,不管是栗宪庭,高名潞,还是王林,吕澎,包括彭德,黄专,杨小彦,王南溟等等,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批评理路和气质,很多都是值得年轻人学习的,有些也是年轻人身上所缺乏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确功不可没。

当然,在继承他们优点的同时,年轻批评家也不能失却了反思的自觉。实际上,正是因认为上一代的批评实践对于今天依然很重要,才值得我们去研究。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当代艺术批评的研究文章(《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省思与实践检省,1990-》),发出来后引起了个别上一代批评家的不满,以为我要干什么,甚至说年轻人无非是急于想取代他们。其实,历史就在那儿,我们又怎么能轻易地抹煞它呢?我们之所以将你作为研究对象,不是为了强调与你的断裂和对立,相反,恰恰是为了强调衔续和传承。我曾经对一位上一代批评家说,“我们都是喝你们的奶长大的。而且是狼奶。”他哈哈一笑。想必他了解这个古罗马典故。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时代毕竟变了。如果还按十年前或二、三十年前的标准衡量今天的批评及艺术的话,那肯定是很难进入话语内部的。急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导致的更多是异质性的消解。其实,在这个最有可能异质化的时代里,反而也更容易被同质化。比如今天很多批评家,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尽管口口声声强调差异,强调个体,强调异质性,但思维逻辑还是同质性或本质化的。在这个意义上,传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批判性的反思。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由此,笔者根据近两年来在界内的活跃程度,选择了15位不同年龄层的批评家,按照既有的代际划分通过三个简易的表格(如表1、2、3),对他们的策划和批评实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罗列。从中可以看出其之间的异同所在

表1 50一代批评家

批评家(姓氏拼音为序)

出生

年份

毕业

院校

(专业)

近两年策划的主要展览

近两年撰写

的主要评论

基本学术观点

高名潞

1949

哈佛

大学

(艺术史)

意派:世纪思维——当代艺术展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

整一现代性

黄 专

1958

广州

美院

(美术史)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

什么是“国家遗产”?

只有思想是重要的

栗宪庭

1949

中央

美院

(油画)

群落!群落!——第五届宋庄艺术节

从“后文革”到“后八九”

社群与生存

吕 澎

1956

中国

美院

(美术史)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

1)当代艺术要争取彻底的合法性

2)形而上学的妄想应该终止

当代艺术的市场化与合法化

王 林

1949

重庆

师大

(中文)

中国性: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

1)除了既得利益,当代艺术还剩下什么?

2)挑战北京叙事

1.启蒙与知识分子精神

2.边缘、底层

表2 60一代批评家

批评家(姓氏拼音为序)

出生

年份

毕业

院校

(专业)

近两年策划的主要展览

近两年撰写

的主要评论

基本学术观点

高 岭

1964

中央

美院

(美术史)

当代·红光亮:当代艺术展

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诉求

管郁达

1962

中央

民大

(中文)

动物狂欢节:当代艺术展

所有的那些花儿都落向何处?

启蒙,边缘,身体

王南溟

1962

华东

政法

(法律)

水墨时代:当代水墨大展

批评性艺术的兴起

公民政治

杨 卫

1969

吉林

艺院

(油画)

纸碎今迷——杨千个展

被埋没的历史

边缘,底层

朱 其

1966

艺术

研究院

(美术史)

流动的社群:798双年展

当代艺术三十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

艺术介入社会

注:除了上述10位,还有彭德、朱青生、殷双喜、邹跃进、贾方舟、杨小彦、鲁虹、孙振华、冯博一及吴鸿等近年来也比较活跃,但真正介入批评领域相对较少,故不作为讨论对象。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