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批评,语言,与对话的可能
                            
日期: 2009/10/21 9:56:41    作者:鲁明军     来源: 今日艺术网专稿    

最近两三年,“语言暴力”、“人身攻击”、“诛心之论”、“文革式批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屡屡成为当代艺术批评界讨论的热点。不难发现,稍好一点,还能等到讨论不下去时才开骂,更坏的是,对话还没开始就已经骂开了。一时间,界内、界外倒也热闹,无不津津乐道于这摊子事。不过,久而久之似乎也就习以为常了。有时没点“暴力色彩”,反而不习惯了。

这可好,“语言暴力”的争论消停没多久,“不好读,看不懂”、“太学术,老八股”的问题又出现了。最近几次会上和某些媒体相关的专题讨论中,都或多或少地听到或读到个别批评家(多是上一代批评家)、艺术家提及出身于学院系统的年轻一代(主要是70后、80后一代)批评家的文风问题。包括文章发表后,杂志社根据读者的反应对作者的反馈也涉及到这一点。问题大同小异,无非还是理论术语太多,知识援引过繁,语句表达艰涩,等等。

其实对我自己而言,这是个老问题了。两年前,在湖北黄冈的一次学术会上,作为评议人的邹跃进老师,首先就对我的文风提出“不满”,直陈太生涩,太拗口了,还说当年康德他都读懂了,但今天鲁明军的论文他读不懂,也读不下去。就此,他好心建议我今后要多读费孝通、栗宪庭、易英的文章,学会怎么深入浅出。两年过去,费孝通的几本经典都翻过了,栗宪庭、易英的文章也不知读过多少了,但自己好像也没多大长进。以至于,最近几次遇见邹老师都不好意思,其实是怕他说我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呢?!没准真如他所说的,我就是让哈贝马斯、罗尔斯这些老外给搞糊涂了。

的确,在从理论阅读到批评实践的语言转换中,年轻一代批评家是需要自我反省和不断锤炼。但话说回来,为什么会“不好读,看不懂”、“太学术,老八股”呢?仅仅是因为年轻批评家自身语言能力不及吗?前几年,《读书》换帅之前,不也常常遭遇类似问题的质疑嘛?尽管当时整体的确倾向于学术化与理论化,但前主编汪晖解释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他说:“在当代社会里,批判性的思考就是要穿透表象、常识,揭示出为‘常识’所掩盖的真相。这种富于穿透力的理论性思考也是很有美感的一件事情,美感并不仅仅停留在修辞之美上。”当代艺术批评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反智主义泛滥”和“大众文化专政”的时代,坚守深度的理论性思考难道不是一种更为审慎、更为理性之举吗?何况,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不一样,最关键的是他们所身处的现实、面对的问题及其关怀也不一样,基于这一前提,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的形成难道不也在情理之中吗?

究竟什么是“批评”?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说所谓“批评”就是捍卫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并非没有道理,但我宁肯将其理解为一种理性的对话方式。事实上,这也告诉我们,不管是老一代批评家,还是艺术家,批评、质疑年轻一代批评家的文风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理性对话的实践。为此我想,一方面作为被批评者,我们有必要做出解释,乃至辩护,但更重要的自我反省和检讨,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表达在与他者——特别是上一代——的有效沟通中的确存在不少障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更希望我们的自我辩护或“捍卫”,特别是自我检讨同样也能给予批评者以再思和再质疑。

说到底,不断地质疑,再质疑,才是真正的批评。故此,问题并不在于质疑和批评本身(因为这是一种权利),而是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质疑方式和批评态度(因为这是一种义务)。

争论也好,批评也罢,作为一种理性对话必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性共识。没有这一基本共识,对话是殊难进行或深入下去的。而且对话是分层面的,有效的对话往往是在同一层面上完成的。可问题是,对话者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问题意识及价值关怀却又都是基于不同层面的建构。因此,仅只站在自己的层面,简单、盲目地否定他者及其在另一层面的问题及相关思考、讨论就显得有点幼稚了。这使我想起德国“图宾根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A.斯勒扎克(Szlezák, Thomas A.)在其名著《读柏拉图》(Platon Lesen)中的一句名言:“不了解的,就是看不出的。”意思是说,柏拉图对话中不仅有“外传”的一面,还有“内传”的一面。或许将其引到这里未必恰切,但它的确给了我们更深的启发:对于今日之当代艺术批评而言,问题不仅在于看不出“内传”,更重要的是连“外传”都不了解;问题还在于,即便是我们了解了“外传”,也未必能看得出其背后的“内传”。当然,了解“外传”是对话的前提,也是批评的义务。至于能不能看得出“内传”,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不是吗?!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