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艺术批评:边界和规范
                            
日期: 2008/5/14 16:17:07    作者:卢缓     来源:     
艺术批评有边界吗?面对眼花缭乱、褒贬不一的艺术批评界,尤其是近来以网络为平台的几次批评家之间的争论,以及越来越频繁爆发的艺术热点,使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就此,我们不妨先对近二十余年的艺术批评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艺术批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79年至1989年这十年,是艺术批评的恢复与发展期。伴随着艺术创作中政治限制的松动与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各种以不同的西方学术观点为理论支点的艺术批评打破了以往的一元格局,艺术批评与艺术实验共同繁荣。以当时几个著名的专业平面媒体为依托,艺术批评进入了第一个发展期,并在其理论边界的领域里,艺术批评的话语模式与理论体系得到了拓展。此后,由1990年至2000年后的这十余年,可视为艺术批评的第二个发展期。各种艺术展览成为新兴艺术的活动核心与主要推介阵地,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的合流成为其突出特点,艺术批评的边界突破了原来平面媒体的局限,进入了一个综合而多元的形式。近几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人们鼓吹的“Web 2.0时代”,艺术批评也走进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与其视之为批评平台的拓展,不如将其视为一个批评主体的扩容。所谓“草根时代”的来临,以个人博客为载体的艺术批评突破了原来固有的信息传播的一元模式,以便捷的网络条件与匿名的个人信息为特点,广义上“平民化”的艺术批评正在逐渐冲击原有的专业批评执掌话语权的固有格局,艺术批评的边界似有无限拓张的趋势。

然而,网络与草根的力量却并不宜高估。搜狐网站的张朝阳在一次访谈中曾说自己是“1”,而将其竞争对手形容为“0”,并调侃到三个零的相加还是零,言下之意只有跟在“1”的后面,更多的“0”才有意义。这与如今的艺术批评有几分相似之处。如前所述,上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展览成为了包括批评在内的各种艺术活动的核心,媒体主导话语权的局面被弱化。在展览整合各种艺术资源的能力得到强化的同时,随着艺术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话语权力与资本权力的集中与合作,艺术创作、批评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来的共存与互相影响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共谋。艺术批评虽然从途径、形式、内容上都日益丰富,但是无论何种形式,却只有进入主流媒体与专业平台才能够产生意义与影响,而不至于仅仅成为一种观点与情绪的宣泄。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反而起到了一个集中和放大的效果,况且,网络信息的多元和虚拟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脱了批评所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

由此可见,庞大的网络也许正在成为专业批评这个“1”后面的一长串“0”。当有人呼唤艺术批评的规范时,也许还难以摆脱自我监督的尴尬;当有人欢呼艺术批评的自由时,也许圈子、人情、经济等一些看不见的关系,却比理论体系、学术规范、道德自律等更直接而有效地作用于艺术批评本身。新边界与旧规矩的矛盾,也许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