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报警——吕顺访谈
                            
日期: 2008/7/10 9:09:34    作者:杜曦云     来源:     

访谈时间:2008117

访谈地点:吕顺北京工作室

杜曦云(以下简称杜):你当年为何要从电影专业转向绘画?

吕顺(以下简称吕):与生存的境况有关。电影我一直非常热爱,而且它是我的原初专业。但电影是综合的东西,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很多人的配合,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很快完成的。在十年前那个环境下,电影业不景气,而且当时电影界“圈子化”现象很严重,党派林立,真正想进入其中非常难。所以我就考虑暂时放弃电影,安静的思考一些东西,于是到了宋庄。在这种情况下,好象和电影暂别了,但只是说我不去进行专门的电影实践了,绘画和电影都是艺术,虽然绘画是独立完成的,但它们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杜:这种相通体现在哪里?

吕:首先,它们都需要独特的风格、语言。电影,不论是小栗康平还是北野武、黑泽明,包括伊朗的阿巴斯,都有独特的风格,一看即知。绘画也一样,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作品。所以,你要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在思想性、形式、个性化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这是不可取代的,我觉得绘画也一样。我一直在关注绘画本体的东西,例如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元素,再融合我搞电影、摄影过程中对光的理解。虽然绘画是静止的,电影是动的,但其中有相通之处。

杜:你主要以哪个角度切入绘画?

吕:从文艺复兴一直到现在,架上绘画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要想有所突破是比较困难的。我选择的是从本土文化掘进,处于中国的情景之中,一看就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不像很多人绘画中的“符号化”,或者重复西方的语言。

杜:你的作品强调绘画语言本体的力量,这是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经过这么多年的艺术实践,你认为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吕:每个人都应该有优势,这与个人素质有关:他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他对当代文化的关注程度,他对艺术的理解深度。我觉得我的优势在于:我从小喜欢画画,而且我从198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当代艺术,包括1992年也在画画。

杜:你当时为什么要画花呢?为什么你所画的又是一种“腐烂”的花?你想传达的是什么呢?

吕:花在人们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乃至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大家对花的理解也就比较具有可交流性,比如花可以代表悲欢离合、美丑善恶……所以我会选择花这个题材。我画腐烂的花,这与我对生活的理解有关。我喜欢逆向思维,或者多向思维、抽象思维,这一点我和别人是不太一样的。我觉得花只是外在的东西,我不把它从浅表意义上来理解,我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花这个表象传达某一种东西。以我个人对花的理解来看,它有一种伤感的、忧郁的、欲望的意味在其中,这些是在当代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一种难以平衡的独特经验,就像我所画的腐烂的、燃烧的人肉泥一样。我常说一句话——人生除了欲望滋长,还剩下什么?那种物欲横流、那种堕落……

杜:你要通过花来传达一种隐喻的意涵?

吕:对。

杜:为什么要选择猪以及青蛙这两种独特的形象呢?

吕:这和花是相似的道理。猪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指涉是不一样的,可能西方人把猪当成一种宠物,一种非常聪明、可爱的动物,但中国人则认为猪是一种贪婪、饕餮、懒惰、肮脏的蠢物。所以,我画猪其实还是以它为隐喻,把它当成一种文化幽灵一般的形象。在当下的情境中,它的饕餮成性等欲望化特质使人产生一种无奈之感。猪和青蛙、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但我把它们放在独特情境中来隐喻某些意涵。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人类贪欲的扩张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透支,这种难以遏止的欲望令人无奈,我们往往只能自己去默默感受和忍耐。

杜:你把青蛙、猪、花等都画的黏乎乎的,像肉体,像酒池里飘浮着的碎肉。当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吕: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转化,以保持当代艺术的尖锐针对性。我把这些带有象征意涵的形象转化成隐喻人性的东西,不把花当花,而是当成肉身来画。

杜:你的这些以青蛙、猪、花等为母题的作品已经被被市场认可,但你又创作了一批与它们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你如何看待市场和艺术创作自由之间的关系?

吕:我觉得做绘画首先要有一种责任,包括对收藏家、画廊都要有一定责任。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个人不想生产艺术垃圾。我觉得作为艺术家,要不断去感受、去思考、去演化、去探索、去建构新的东西,拓展艺术的发展,不能在一个题材上停滞不前,无度复制。就像我说的多路思维、抽象思维。

杜:你正在画一批新作,是更为悲哀的宏大图景,创作这批画的主要冲动是什么?

吕:在当下这种巨型“摩登”都市里,每天你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危机感。比如,当我开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可怕之感,好像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危险。科技在发展,但人却变得麻木了,变得像机器一样。

杜:在你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一种忧伤、悲哀、绝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你的作品中一直延续了下来,有时甚至更加变本加厉。那么你对当下现状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

吕: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当代文化的感知角度也不一样。可能我从小就比较敏感,我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境遇使我对这种现状很无奈。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大“道”不见了,人心逝去了,物欲横流……我对这种现状更多的时候感到无奈,于是利用我的绘画进行一种情感的宣泄。

杜:那你觉得这种现状有没有改变的可能?

吕:我觉得是有的,但这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每个人对这个社会都要有一种责任感。要不断纯化自己,锤炼自我的主体人格。

杜: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

吕:对。

杜:在进行绘画创作的同时,你也在进行雕塑创作,这与绘画之间有联系吗?还是说在绘画之外另辟一条新路?

吕:我觉得当代艺术已经很多元化,没必要画地为牢式的限制在架上绘画中,也可以使用其它媒材。

杜: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有的艺术家长于观念的思辨,有的艺术家则主要擅长对现实生活进行敏感、深沉的个人体验。你认为自己属于哪一类?

吕:我喜欢后者。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多元化了,好象怎么做都可以。但是有一点我要强调:你做的东西要有针对性和尖锐性。我觉得应该秉持这种理性的创作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去犬儒式调侃或无度解构。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这些曾经是有意义的,而且这些也有人已经做过了。但在当下,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致力于建构一种新的东西。后现代艺术对艺术家没有一个严格的技术规定性,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但是人人都应该有一种责任。作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家,要以理想主义的存在观为潜在基准,密切关注社会、文化现场。他的创作有些类似天使看人间,天使是纯洁的,没有受过污染的,他看到人类的谬误与罪过时,要象报警鸟一样。

杜:他应该有责任对时弊进行批判,敏锐地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反思?

吕:对。

杜:你的绘画作品对现实持有一种尖锐的批判态度,那你有没有想过尝试用别的方式(比如电影)对现实生活进行另一种记录?

吕:我前段时间拍了一些东西,但我觉得只有把一件事做到位后,才能更好地做别的事,这也是我的性格。

杜:那你下一步会继续创作拓出已有模式的作品吗?

吕:是的,新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都会涉及。

杜:那你关注的方向将是什么?

吕:我觉得始终是以人性的复杂、幽微为中心,无论发展到哪一步,这点是难以取代的。

杜:每个人所理解的“人性”是不一样的,那么你认为“人之为人”的含义是什么?

吕:我认为是“善”。人品、人格至关重要。从古到今,做人是很重要的,先做人再做事。

杜:关于“人之为人”,像你认为是善,有些人可能认为是正义感,那么你认为善和正义感之间是什么关系?

吕:有善才会有正义感,如果一个人本性邪恶的话,是难以有正义感的。

杜:你所认为的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还是在新的上下文中的善?

吕:我觉得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杜:面对你所提到的物欲横流这种状态,你认为什么是抵御它的武器?

吕: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当下的问题是,人们处于一种对此熟视无睹的麻木状态,这种现状是由文化环境造就的。如果将文化语境、主导文化调整为一种平和的状态,这种麻木的状态可能就会慢慢有所改观了。

杜:也就是始终要保持对当下的关注,始终保持对人性的善这种理想的本真状态的向往,以此为标准来检验当下的合理性。

吕:对。作为艺术家,如果思路不清晰,很难去进行创造。当下,社会的经济水平是发展了,但我却感觉身边每个角落都可能是陷阱。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大都市,好象随时都有危机感,脚下踩得已经不再是往昔曾经踏实的大地,而是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除了在母体的羊水中之外,人生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很多电影里,像乌鸦、猫头鹰之类的灵异动物一出现,大家就会想到这是不好的预兆。其实绘画也是一样。比如我的近作,画了一只猫和承载生命的星球,从猫的眼睛里散发出的危机感,让大家看了会觉得有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感。当代艺术需要针对性、尖锐性。很多时候,这个时代看上去很平静,但可能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动物已经感到了恐惧,已经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了,但人类还处于麻木的醉生梦死状态而未觉察到。艺术家,就应该象这只猫一样来发出预警。

杜:动物这时候就代表着艺术家,有敏感的预知能力。

吕:是,它会提醒人类,再这样非理性地放纵下去的话,事态就要发生突变了。这就是艺术家所要探讨的,他要敏感于常人,要能感觉到某种先兆。

杜:这个时代的很多问题是需要严肃对待的,我们不应该再继续调侃、、嬉戏、解构了。

吕:对,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思考,去理解,去洞察,努力建构真正严肃的文化。当然,我指的不是仅从艺术本体语言方面去思索,而是更需从哲学、社会学,科学的角度来思考。

杜:当代艺术需要走出狭义的领域,进行一种类似于社会学的关注,或者说类似于哲学的思辩。

吕:对,要走向大我而非小我。一味纠缠于语言本体这种东西,它的价值往往很有限。

杜:你认为当代艺术家首先要有文化责任感?

吕:是,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健全的。

杜:在保持一种责任感的基础上,艺术家需要做些什么?

吕:去感知,去报警,去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

杜:你觉得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向解决问题方面迈进吗?

吕: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杜:那么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具体途径是什么?

吕:我觉得当代艺术家已经不断与哲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等靠近,共同协力来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杜:你指的是进行一种跨学科的思维以及行动?

吕:对。当代艺术探讨的是大我,不再是以往所理解的艺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已经溢出以往的艺术范畴,逐步迈入更大的领域,需要和哲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结合,只有跨学科的协作,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