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作品“撞车”问题与先锋精神的“位移”——岛子访谈
                            
日期: 2008/7/9 15:55:41    作者:杜曦云     来源:     

作品“撞车”问题与先锋精神的“位移”——岛子访谈

杜曦云

访谈时间:2008324

访谈地点:岛子北京寓所

杜曦云(以下简称杜):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屡有“相似”或“撞车”事件发生,并频频引发学术界讨论。但我认为这类事件其实各不相同,并无统一的模式,应该条分缕析地具体对待。你认为呢?

岛子(以下简称岛):中国当代艺术“撞车”事故近年持续高发,有多方面的因素,反映着不同性质的问题,涉及到诸如抄袭、模仿、盗(挪)用、跟风,还有“主题先行”、“题材决定”的旧病复发等,要深入探讨,不仅要进入事件的细节去分析,更要解读其表征的问题,把问题简单化和复杂化,可能都无济于事。语境不断变异,动机、症候,因果关系都不是单一和线性的。我想,这个问题的讨论,首先对当代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有意义。正是创造性带来范式的确立和标准的更新,除此不会有价值。

杜: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气质、个性、认识论、方法论外化的一个产物,有些作品虽然看似形态相似,但如果全面地考量和索隐,其具体指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否是“撞车”,有待商榷。对此你如何看?

岛:如果一个作者不断仿效他人,从题材、媒介、手法乃至风格都一成不变,我们断然不会认为他/她是无意识、偶然的过错。独创的作品如同指纹或遗传基因,不用索隐就能自行显现,它不可被替代,甚至不可公度。看看历史先锋派,乃至1980年代本土的先锋艺术很少有“撞车”现象,原因何在?可能需要严格分析,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创造力的内在驱动是纯真且崇高的,追求自由的勇气和自身的能力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全部发生在个体的主体性之中。

杜:有些作品,汲取或挪用了相同的文化资源,该如何甄别其高下、优劣乃至真伪呢?

岛:文化资源作为创作题材,是一种“齐物形式”的存在,并无价值优先性,但价值的后设性在于发现其隐在和匮缺的意义、感应其难以表达、难以再现、却可以沉思、想象、幻想乃至怀疑的所在。其中沉思性的表达即批判性、否定性思想的生成,否则,汲取和挪用就成了灵魂荒芜的漂亮借口。例如萨满拜物教被波伊斯挪用,扩展了雕塑的场域,以至生成了后现代性的灵智主义概念,这是本质位移,是本质改观、改造和改变,具有伟大的唤起力量,不是低吟浅唱,泼皮调侃。

杜:文化资源是共享的,而非只能由某人独占。进一步设想,是最先“发现”者重要,还是持续、深入推进者重要?

岛:后者更重要。所谓阐释即命运。可以说《旧约》是一个绝对的发现,发现于绝对,在于其预表了弥赛亚的必然来临,而道成肉身的《新约》则以十字架阐明了上帝的主权和个性,阐释出道路、真理、生命的澄明之境。诚然,我说的“阐释”在这里是神学的,但它意味着创造论的原则与目的。发现仅是看见,看见了并不重要,真相并不是真理。发现新大陆迎来殖民主义。发现剩余价值迎来计划经济乌托邦、死亡经济学。而“阐释”是给出,丰富地、个性化、灵性地给出,给出信念、希望和爱。

杜:有些作品,关注的是同一题域,而且形态也相似,但其切入角度、立场、态度不同。进而言之,即使断章取义地孤立看时相似度很高,但其作品的文脉、所处的语境又可能有所不同。这类作品,你认为是“撞车”吗?

岛:不是。语境论的临到,奠定了当代艺术的合法化基础,语境论的确是艺术当代性的一个逻各斯,一个有奶和蜜的语用学腹地。

杜:虽然文化资源是人所共享的,但如果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屡屡发生资源方面的“撞车”,我个人认为它暴露出创作者们所关注视域的局限,以及探究问题的浮泛。因为,中国的文化资源如此广博、繁杂,如果视域更宽广,探究更深入、具体、微观的话,“撞车”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你认为呢?

岛:艺术创造自由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媒介,都在于语言。而视觉语言更是极其有限的,在1970年代,欧洲艺术的视知觉主义衰竭却孕育了观念主义。观念主义本来可以挽救现实主义的功利偏狭,扭转反映论的庸俗,但多数中国当代艺术家错误地理解了观念艺术的先锋奥义,实质上依旧在用主题、题材、媒介的优先性、功利化、先行假想替代形式本体,以时代的、集体的风格替代个性风格,以西方现代性的艺术史逻辑比附、克隆本土当代艺术模式,进而也虚假地摈弃了先验、灵智、诗性、形而上冥思,因此他们的文化唯物论没有对物的物性有所拯救,反而被全球同一性的虚无捆绑,相互复制虚无。

杜:如果大家都不满足于灵机一发式地找“点子”,或文化机会主义式地频频“转向”,而是从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体系出发,寻找个人化的切入点,长期、持续地进行“文化研究”式创作,是否很多“撞车”、“模仿”、“抄袭”的纠葛就会减少呢?

岛:是的。策展人成了“点子”零售小贩,创作实践相当于“点子”视觉时尚的二手市场,一个二级视觉政体——新的压迫机制产生了,共谋和内讧都在一个透明的暗箱里,在那里你看不到个性,没有主体,没有担当,没有光和盐的兴味与韵致,只有个人主义权利的倾心探取。在这个权利消费主义维度上,他们也有意歪曲地实验着福柯的新历史主义。

杜: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仅凭浮光掠影地攫取浅表性的文化资源,已经越来越令人望之生厌乃至视觉疲劳。那么,作为批评家/艺术家,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呢?

岛:中国思想文化的先锋精神并不存在于当代艺术的所谓转型,转型话语是一个文化英雄主义运动情意结,严重的思想贫血症,那里根本没有一个经得起分析认证的转型。当今,我们更需要圣愚精神的凛然位移,断然不是那些人文精神之类的膏药。事实上先锋精神在1990年代就已经位移到自由主义神学和自由主义法学,属灵与公义,都在民间,不在庙堂和衙门,这是“文化资源”的本源所在,观念所在,但丁话语中的“新生”所在。中国当代艺术需要磐石,需要书写火诫的法版,哪怕是象征的基石。我建议先学学这两个领域的无畏进取,再说发展莫迟。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