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诗的逻辑与活动影像创作
                            
日期: 2010/9/29 14:12:18    作者:高世强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最可怕的不是上帝或魔鬼,而是处在中间的一种思辨状态——没有力量,也不能安宁;没有目的,也不能自由。一切都变成了观念、分析。人被他使用的工具使用着。” ——顾城(1)
一 语言
1、 我们“浸泡”在语言中: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直被语言所包围并塑造着。作用于这个层面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日常语言”(2)。
可以说,语言塑造了我们感受、认识、理解事物的方式、深度和广度。我们对几乎所有事情的感受和认识,都深深受到所使用语言的方式、语法结构和语言观念的影响——我们“浸泡”在语言之中。因此,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时最便捷的,就是把艺术方式比拟为“语言”,并且会以语言的规律和逻辑作为参照系统。那种完全不以“语言”作为参照的,或不具备哪怕一点点语言特质的“创作”和“作品”,很可能没有任何人能够感受、理解,除非是毫无向度的胡猜和有意的误读。事实上,这种完全与语言没有任何关系的“作品”,如果作者的动机是正当、诚实的,则几乎不可能创作出来,因为作者也是被语言所浸泡的人类之一,他(她)无法逃离语言。
现代社会的各种语言中,比语法规则等等更为本质的,是所有的“日常语言”都将基于功用原则的因果逻辑,作为其基本逻辑。这个逻辑相信,一切的行动和表达,言说或写作,都服务于一定目的。人的行为、表达和相互间关系的确立,都可以用符合某种目的或利益来解释。因此,符合目的与利益的行为和表达即是“正确的”,有意义的。
大大小小无数个符合目的、利益的行为法则、律法、禁忌、规则、道理,编织成我们整个的生活。人类社会中,日常生活和秩序得以正常维持,人们得以相互理解与沟通,也正是基于这个行为和表达中的“因果逻辑”。这个逻辑,直接地内嵌在我们自小学习并运用的语言之中,并在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同时,嵌入我们的情感、理智和行为习惯之中。那些不符合这一逻辑的言行,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只是,艺术和诗,往往属于语言那“不正常”的范畴——完全比照、模拟日常语言结构的作品,恰恰是糟糕的作品,它对语言没有任何回馈与贡献,只不过是抄袭了日常的逻辑。
2、 “日常语言”和“艺术语言”:
任何其它的语言方式,它的根都在日常语言之中,并由此生长。但称得上艺术的“语言”,必然与日常语言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保持距离,艺术语言才能为人类保有想象力——将我们的经验和感觉拓展至“日常语言”所涵盖、理解、感知与想像的空间以外,使我们时刻意识到,“日常语言”及其逻辑,只是生活之一种可能,并有其边界。这样,艺术语言就使得人类的生活,保有得以变化、更新与突破的可能。如果只是浸泡在日常语言之中,也就意味着完全闭锁在因果逻辑与日常语法逻辑的必然性之中,没有任何可能性与想象力的空间。就艺术创作而言,限于因果逻辑,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低能表现。(3)以诗为代表的“艺术语言”,最明白直接地体现着这一点。
3、 艺术作品中的“诗意”:
在视觉艺术中,“诗意”是一个借喻,用来指称艺术品中的某种气质和韵味。那是一种很难描述却具体可感的气质气息。正是因为诗意的存在,才有审美的可能。作为语言,艺术不同于日常,它并不具备实用功能。但艺术作品中包含的诗意,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时时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无味,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审美的滋养。欣赏和创作艺术品,可以在我们平淡无盐的人生中“嵌入”一段段充满“陶醉感”的时光,从而使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甘美”些。
二 诗的逻辑
1、诗与现实:
诗作为“艺术语言”,它与日常生活相伴相生,不断交集,却各自独立。诗的世界属于精神,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为生命创造的精神避难所。
正如上文所述,以生活的逻辑解读诗,必然遭遇失败。如果说读诗需要一个准备,首先就要打散生活中的因果链条,并摆脱现实生活中功用原则的牵绊,以开放感受力与直觉力。如此,才能感受诗中的意象之美、韵律节奏之美、形式之美,甚至造型之美、质地之美,等等。跳脱现实生活的因果链条,这更是创作的前提。
解开生活中的因果链条,摆脱实用原则的牵绊,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在诗歌之中试图建立一个现实主义的幻像。这种幻像是远离诗的假整体,假真实,而诗形成自己的真实:
诗,本就是现实的碎片,自身即是现实。它拒绝成为马赛克,去拼凑一个不是自己的图案。或者说,它的每一片(词与意象)都是现实。诗的每个词都要求表现自身,每个词都是它自己的现实。例如,顾城这首作于1991年的《有天》:
“总有那么一天
阳光都变成叶子
我的路成为宫殿
每块石头都可以住一住
那里的花纹
最大的画家都惊叹
总有那么一天
叶子都变成阳光
我的木台升到天上
每个小钉都会讲故事
那里的新奇
最小的孩子都入迷” (4)
顾城有着孩子一样洁净的心灵,他的语言也是晶莹透亮的。在这首不太常见的小诗中,赋予任何一个词汇和意象以某种它自身之外的深意或象征,都显得牵强,也无法附会上一个具体的故事。但是,在阅读的时候,不需要联想和深思,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顾城文字的明媚剔透,感受微风拂面、小溪潺潺般朴素的语言美感,还有那字里行间微微散发出对生活的欣喜,对自然的热爱。
扎根于诗行与词中,才能捕捉住那最神秘、微妙,也最本质的东西,而不是扎根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形成现实幻像的主要因素——之中。诗的结构本身不同于小说或论文,后者作为现实的镜像,是预先设计的框架(因此它们除了支撑作用,无形中还具有限制和简化的副作用)。诗的结构则是意象、情感、韵律、文字、声音等等交织前行,自然衍生而成。它不是预先设计——毋宁说是自然的“长成”。诗由缠绕开始,最终“生成”结构,它是一个活的概念。
2、生活的逻辑与诗的逻辑:
生活的逻辑——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因果逻辑。正是这种因果逻辑以种种律法、规则、秩序与禁忌,维持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而诗的逻辑——日常经验、作者的个性-情感-心境、语言中介,熔铸后重新形成的新关系。它并没有固定的、一致的逻辑,如果有,它的逻辑就是:每次都是新的、独特的关系,是远离因果链条的新链接。是以诗的逻辑不同于生活的逻辑,“艺术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
由于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实用性而在精神层面的体验,诗具有弱表达,强表现,强气氛和气韵的特点。表达作为交流的手段,总是指向作品背后作者的某个具体态度、观念或立场,具有某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意味的广延,容易流于具体的观念对应,从而伤害了意蕴的丰富性。更有甚者,观念完全地对应着作品的表达,看图说话一般。这类作品,如同被枷锁钳制了想象和感觉,更是毫无韵味和审美的可能。它们往往只是告诉了人们某件事、某个观念,仅此而已,丝毫不具备使人心醉流连的品性。因此,如果我们不是带着一个到作品里面找故事、找观念、找说法的意愿而接触一件作品,或许能更好地感受或读懂作品中的诗意。
可见,在诗人所欲表达的观念、情感与他所使用的词之间直接划等号是错误的。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诗句、诗行并不是观念或情感的镜像式映射。语言、词、诗,有自身的和谐与因缘,它们必须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共生、和谐(相斥或相吸)、完整,并不是观念或情感的“文字等价符号”如同搭积木一般在语言的层面重组、再现一个观念或情感的“倒影”——在这简单的“反映-同构”关系中,语言被僵化为理性结构的建筑材料,而非精神“生命”的自然延伸。
但是应该看到,诗的逻辑、艺术语言又有对日常生活、语言及其因果逻辑非常依赖的一面。前文已述,我们“浸泡”在语言之中,这个语言主要就是日常生活的语言及其逻辑,我们不但被它浸泡环绕,还被它塑造限定。我们的所思所感、认识方式和理解、领悟的方式,无不由之而来,无法逃离。这个意义上,艺术和诗,作为语言,对日常(语言、逻辑)只是一个离心运动,却不能逃逸于日常的“引力半径”之外。过了某个限度,将不再是任何“语言”。艺术语言,就像拴在日常语言这根桩上的风筝,不管飞翔的多高多远,总有一根似有若无的丝线将它与“正常的”行为和言说相连。但是,美感却存在于“风筝”的高飞与“桩”的牵引张力之间。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