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冯小刚:有观众给我撑腰就够了
                            
日期: 2008/12/15 10:24:57    作者:马戎戎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12月18日,冯小刚的贺岁新片《非诚勿扰》上映。在《夜宴》和《集结号》的尝试后,《非诚勿扰》回到了冯小刚早期的《大撒把》、《遭遇激情》和《不见不散》的路子上。“顽主”式舌灿莲花的男主人公,美丽又“实心眼”的女主人公,有爱情,有段子,有北海道的风景,再来一点对时事和失态人心的调侃,轻轻松松。结尾处,导演借剧中人之口安慰在2008年被折腾得不轻的芸芸众生:找个实心眼儿的姑娘,好好过日子;这些年,钱多了,但朋友少了。最后的最后,导演甚至不惜借助电脑特技,虚拟了2009年股市全面飘红。




  “我特别累,今年其实是想歇一年。”冯小刚说。2008年要过去了,每个中国人似乎都觉得,这两年特别累。冯小刚说,《非诚勿扰》,其实就给观众的一针麻药。
  2006年,冯小刚拍了《夜宴》。上映时,做冯小刚的采访,他说:“这是个势利的社会,你跟它较不过这劲来。”那时他觉得不公平,明明大家都爱吃川菜,为什么重要场合还只上粤菜?
  2007年,冯小刚拍了《集结号》。《集结号》上映,冯小刚对我说:“电影就是这社会的一段盲肠。”但他还是觉得环境在变宽松,虽然不能一大步一大步迈出去,只能一小步一步跑。
  今年做完采访,问冯小刚:“你还觉得电影只是社会的一段盲肠么?”冯小刚的回答是:“对上面来说是,对老百姓不是。”采访中,他提到他自己买票去看了《梅兰芳》,他觉得,《梅兰芳》拍到目前的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
  正式上映之前,《非诚勿扰》在北京的影评人圈子内做了一次试映。试映会后,半夜1点半,一家门户网站传出一条负面新闻。因为这条新闻,冯小刚一夜没睡。采访中问他为什么这么在意这条负面新闻,他说,他担心这条新闻会伤害到票房。
  “他就在意票房。”冯小刚助理张述说。
  今年的采访,冯小刚说:“有观众给我撑腰就够了。”

           “这电影能落个‘行,看着不累’的口碑,就行了”

  三联生活周刊:看了电影,感觉你又回到了早期《大撒把》、《遭遇激情》的路子上,温情,爱情,再加一点幽默。

  冯小刚:我刚才看到一篇影评,说这部电影让他想起了《当哈利遇到沙丽》。其实我也想到了这部影片,包括我在写《不见不散》的剧本之前都想到了这部影片。这部电影在好莱坞被称为浪漫喜剧,实际上你说它有多喜它也不是。我喜欢这种,就是生活中许多这样的事,你说它又淡,但最后看完之后又觉得不淡。我其实特别喜欢这种东西,非常温情,非常幽默。
  大家对我有很多总结,都觉得我最会玩商业片,但其实我觉得我的东西不是典型的商业片,我心目中典型的商业片是《木乃伊》那种,天上地下,撒开了胡整,再比如“007”那种。但那么弄我觉得心里这坎儿还过不去。当然我拍的也不是艺术片——我的电影可能还是好莱坞式的文艺片,把文艺片弄得有票房。香港的导演们一见我就说,你的电影在我们这儿哪是商业片,根本就是文艺片。我还是喜欢有人物有内容,有人情人性的,纯靠幻想的,我受不了。还有一种纯技术的,比如《后天》,比如《通缉令》,也行,我也能接受。
  我拍《手机》的时候,刘震云反复在聊这个东西的社会性:人的谎言和手机的关系。包括《一声叹息》,包括弄《大腕》的时候,说,我这东西一定要扎一针广告这事。我想我的电影就要形而下,不要形而上了——我们就是要从细节入手,细节里会融入人的感受。我觉得我很幸运,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还允许这么弄。大家看文艺性的商业片电影,票房比完全胡扯的商业片还高。作为一个导演,我觉得这还挺幸运的。

三联生活周刊:《非诚勿扰》在今年的电影市场上,票房有压力么?会卖得比《集结号》和《夜宴》更好么?

  冯小刚:《集结号》我不敢说,但我觉得会比《夜宴》更好。《集结号》,我觉得,这种路子的几个片子都是完全无法预测的票房。《太极旗飘扬》其实已经很难说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这部电影是整个朝鲜半岛的内心深处的钩子给钩出来的。再比如说《阿甘正传》。每隔几年都会有这样一个片子,一下触动了这个民族的一根筋,会有排山倒海的票房。否则的话完全没有道理,一个明星没有,凭什么卖2.5个亿?我觉得就是钩子钩上了。我觉得《非诚勿扰》起不到这个作用。
  但是这个片子,以今年的情况看,我觉得也不会太差。因为观众还是有点心情:即便金融危机没有冲击到你,你还是被一种气息笼罩着,你不知道明年会恶化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恶化到你所从事的行业来。今年的大地震,也给受众心理造成了阴影,这阴影也还是会绵延下去的。我看到很多人地震都挺过来了,但是地震之后跳楼了,我觉得许多人心里还是需要抚慰和打麻药的。《非诚勿扰》其实就是一针麻药——最后多麻药啊,股市全飘红了。我就是想让大家到电影院里看了以后乐一下子。
  包括爱情。爱情就是让大家有一个小期许和小憧憬。因为即便已经成家立业,孩子都大了,但是看爱情电影的时候,也会有小钩子钩了一下你的一种回忆和某个憧憬。这种东西比较暖一点。
  电影主要看口碑。今年这么多电影,也不可能都去看,口碑就很重要。这电影能落个“行,看着不累”的口碑,就行了。只不过危险就危险在,电影太多了,每个片子只有一周的时间都不到。《梅兰芳》算是最好的了,10天,之后“砰、砰、砰”就都上来了。这一上来,你觉得不管这片子有没有竞争力,从规则上来说必须给它厅。《梅兰芳》之后是《女人不坏》,人家是首轮,厅不能比你不是首轮的少,不然规则就不对了。我们之后,《赤壁》,“砰”就顶上来了。
  我的电影,通常说,过去跟大片比,第一周不见得比他们好,但第二周会好,最好好在第三周,但是《赤壁》就恰恰在我的第三周开始时上映。原来说《赤壁》明年1月15日上,我们今年12月22日上,但赤壁提到了明年1月8日,后来我们往12月18日提,是因为听说赤壁还要提到明年1月5日。想看《赤壁》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们这已经不是一条窄道了,而是一条钢丝”

  三联生活周刊:那为什么今年不再拍一部大制作,累了?

  冯小刚:其实我原来同时准备了两个剧本,其中一个叫《特务》。你记得有部电视剧叫做《无悔追踪》么?那里面有两个人物,一个警察,一个特务。特务自1949年就一直潜伏下来,一个警察一直怀疑他是特务,要把他抓到。两个人斗了一辈子,但几十年过去,特务被组织忘了,而那个警察,所有人都觉得他是精神病。到最后,俩老头抱头痛哭。这个片子我觉得很有劲,但这个剧本遇到的还是审查问题。这片子不可逾越地要写到几十年来中国的变化,每个运动对人的关系的影响,比如1957年“反右”、“文革”、改革开放,时代的变化对人的内心的蹂躏和颠覆。但审查的时候,直接告诉你说,这些运动都别写。

  三联生活周刊:《温故1942》筹备了许多年,也没有拍。

  冯小刚:现在我得到答复是没有可能。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走了一圈,最后还落在爱情题材上?去年我记得你说,环境越来越宽松,虽然是一小步一小步,不是一大步一大步。

  冯小刚:其实,我觉得审查尺度一开始一直在松,一松到《色·戒》之后,审查一下子就变严了。这审查就像根竹竿,向后绷着,一松就打回到另外一个极端,松了又打回来。我跟你说,就我这片子,都有好多审查的意见。


  三联生活周刊:钢丝的另一头是商业的力量么?电影里植入了许多广告。我很疑惑,以华谊现在的实力和您的个人影响力,还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融资么?

  冯小刚:其实在这件事上,我每次都在挣扎,和他们打架。这次,为了那张某银行信用卡的镜头,我把一个刻着我名字的杯子摔得粉碎,玻璃碴子都溅到了我脸上。他们非让我接上这镜头,我说,你们觉得这好看么?旁边有人凑上来说,导演,我觉得这是这片子里最美的镜头。我一巴掌就把桌子推翻了。我说,你们知道么?你们躲在后面,但每个人看到这个,骂的人都不会是你们,而是我冯小刚。
  好。一到这时候,中军就开始跟我算账。中军说,小刚,我们这片子,投资了4500万元,广告宣传2500万元,拷贝做了1000个,这已经7000万元成本了。卖2亿元票房我们回收8000万元。我们是上市公司,必须交33%的税。8000万元里面,5000万元是贷款,要付8%的利息。我们现在是7400万元的成本,卖2亿元的票房,回收8000万元,再上33%的税。我们这么庞大的团队,我们的赢利在哪里?
  DVD发行,我们原来可以卖1000万元,但现在,DVD不给了,100万元。过去DVD卖1000万元的时候,电影上映一周,DVD就上架。那时候我抗议,你们不能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电影上映一周,就上DVD,总有一天,DVD会要求和电影同一天上市,电影最后变成一个广告了,票房没法卖了。我说,国外DVD上架是6个月以后,国内最起码是4周以后吧。好,4周以后,DVD的收入就变成了100万元的买断。DVD的收入这就没有了,电影频道给你250万到300万元的收入,不算收入。
  我们这么大的团队,做了这么一个东西,最后赢利几百万元。公司各位股东给的赢利指标是8000万元,赢利要达到8000万元才能上市。中军说了,我们做着这工作室,养着这么多团队。我们的赢利从哪儿来?植入广告,能有1500万元左右的收入。你拍《集结号》,没法植入广告。但你好不容易拍一现代戏了,能不能让公司有点赢利?

  三联生活周刊:《集结号》为什么能做到把这种方式摈弃?

  冯小刚:《集结号》没办法植入,所以今年,中军说,你能不能在满足你的创作需要的同时高抬贵手让公司赢利?我知道有那样的导演,他会说,你甭给我说这个,我管不着你。但我觉得大家都不是活在真空里,你如果对合作伙伴是这样的态度,也就别合作了。我觉得任何一个东西能做成,到最后一定是各方都有坚持有妥协。完全是你合适我不合适,不行,我为什么要陪着你玩啊?所以最后就变成,他们提出来的东西,我说:这个,绝对不行!这个,行!到我能容忍的边沿。每次我们之间都会有激烈的冲突,每次都变成他给你10件事,撤走5个。然而我心里也知道,不能顶到让别人翻车的地步。这就是今天出来的这个结果。

  三联生活周刊:电影作品不够纯粹,就会招致批评,你怎么看待批评?

  冯小刚:我要承担这批评。《集结号》和《夜宴》这两部片子已经快把公司的广告部给弄垮了。《天下无贼》的时候,广告做得不错。广告部这些人都是你的同事,小姑娘坐在那儿,眼泪汪汪地看着你。我这边严厉地说,这东西我得拿掉。那边人家完不成任务,可能就被公司给开了。我说,行了,不就是一电影么,挨骂就挨骂吧。好在我觉得,我不管怎么说也给大家看了点想看的电影。我也不想做艺术大师,合作吧,团队吧。华谊能走到今天,已经是能把事情做得比别的公司像样。

  三联生活周刊:《非诚勿扰》也拿不到海外票房的支持?

  冯小刚:这电影,别说海外,拿到香港他们都看不懂。《集结号》在内地放一天2000万元,在香港15天100万元。我就想,怎么就看不懂呢?我问香港人。香港人说,看了的人是真喜欢,香港有一帮发烧友,这100万元是这帮发烧友推起来的,但是人家根本就不进电影院。内地的战争片,没人进去看。
  这部电影,香港电影公司的人看完了,不明白在说什么。这样的电影在海外,寰亚付了500万元人民币买断了海外,但是肯定是不挣钱的。

  三联生活周刊:《集结号》和《夜宴》已经达到了你和公司制作能力的一个边限?

  冯小刚:其实到现在卖得最好的就是《夜宴》,在日本一家就卖了500万美元,欧洲卖了几百万美元。但《夜宴》这样的电影,我没好剧本,也不会再去碰。
  其实我们中国电影现在就是这个状况,现在谁都别吹牛,尤其是海外发行。中国卖再大,卖2亿就收8000万元。但是每个制片人都不会跟记者算这账,他们就爱说这蛋糕有多大。可《非诚勿扰》卖1.5亿元,也肯定是赔钱。

  三联生活周刊:从个人创作上,你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期么?向上,玻璃天花板无法突破,后退,又不乐意。

  冯小刚:对。我拍这电影其实有一个玩的心态,只当是休息了。但是自己还是在想,得有个基本的质量保证。《非诚勿扰》的摄影请了吕乐,从影像上还是做到了风格化。
  我目前不会退,但往上顶,《温故1942》也许努把力能顶上去,《特务》就肯定不行了。你说《梅兰芳》不如《霸王别姬》,《霸王别姬》对人性的剖析多深刻?但你想这导演他拍的时候,一边是梅家,一边是电影局,能拍成这样,已经真的是不容易。

  三联生活周刊:我对《梅兰芳》的失望在于,为什么不再深刻一点,除了表现他的“被绑架的人生”外,也能表现出他懦弱、精明、世故的一面。

  冯小刚:我拍《天下无贼》的时候,原来想找姜文演刘德华的那角色。姜文说,我只有一个条件,你能不能把王薄的道德底线再往下踩一脚,让他坏到底?他不坏到底,良心发现就没力量。你现在的王薄,不是在地面,是在茶几上。我呢,还不能让他在地面,还想让他再到地底下去,要这样我演了。我说,你说得特别对,可我现在就连在茶几上的剧本都通不过。张宏森费了多大的劲去做领导的工作,领导就一句话:为什么拿贼做主角,社会意义在哪儿?你非要我跺地下,片子就没法拍,拍就得在茶几上。我们评价一部电影的时候,写文章时,老觉得自己不在意识形态里,但拍的人都在意识形态里。导演们一方面被影评人批评,觉得电影太肤浅——这不是烈酒,是葡萄汁;一方面必须得跟电影局讨价还价。这夹缝里,还得把电影往前推着走。这市场你不占,好莱坞就给你占了,因为好莱坞是什么都可以弄。
  我希望有人能透彻地写出中国电影导演面临的困境:这塑料膜绷在那儿,怎么也冲不出去,但大家都还在那儿拱。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大家都说,我们电影里的人物不饱满,要写人性的暖,就得有人性的恶。现在是只能写人性暖,不能写人性恶。我觉得《梅兰芳》不错。其实我们大家去批评一个电影时,要考虑到电影的处境,在这个处境下,导演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能做到的程度没做到,那是导演的问题,但如果是环境不允许他做到,就是环境的问题。我还是希望不同的声音都有,但别以偏概全。

  三联生活周刊:这么多年来,在舆论里,你身上涂了许多颜色,比如“天分不够”,比如“投机”、“世故”,比如“骂记者”。现在你怎样看待涂在你身上的颜色?你还会因为这些而愤怒么?

  冯小刚:你看今年的局势,中影集团现在非常强势,把《梅兰芳》档期往前一提,我这边刚上,就有《黑皮书》、进口片,跟着把《赤壁》往前一压。我得有多大的本事去顶这2亿元的票房啊。但这么多年,没有一回大家会看好我的电影,可每一回,观众都给我撑了腰。中国导演里,我不觉得还有谁像我一样,票房上没有败过一回。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就是卖出10个亿,也不行。在电影圈里,我两头都不占:第一不是世家出身;第二不是电影学院出来的人。看看这么多年他们给我定的调——“没天分的人。”我现在已经磨得可以笑了。
  我原来想,我一定会证明给你们看,现在我放弃了,没用。我觉得,行了,我有观众给我撑腰就够了。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