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洪浩:重塑观看之秩序 
                            
日期: 2013/7/22 9:45:06    作者: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my things no.5 我的东西之五 实物扫描 照片 120x210cm 2002

  虽然我们在讨论构成“当代性”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时,显得是那么的局促和管中窥豹,但总有一些艺术家,不断与任何有可能陷入共谋的局面保持距离,始终保持着思考的趣味,以视觉艺术独有的方式,对当下种种关乎生存经验的问题展开讨论和质疑,从而不断为“当代”之城填筑新的坐标,参与构建尚在建筑中的“当代”之城。艺术家洪浩便是这类艺术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在洪浩的艺术线索中,对社会性话题和政治性隐喻的关照,被隐匿进对日常物的发现之中,他被评价为中国最具智性品质的艺术家,这种智性品质体现在他的创作既有着与80年代艺术家的人文关怀过于沉重和理性的差异,又有别于当下年轻一代的激进、偏执,媒介语言的合理性、审美趣味和语言背后观念的自然生成,共同构成了洪浩作品中的独特性。

  以倒叙的时间线索回看洪浩的完整创作路线,从早期的作品直至最近时间点的创作,可以发现,洪浩的作品似乎在很早的时候便完成了个人性和主体性的构建,或者说,他的作品较早地表现出了成熟的独立性创作语言,乃至之后的作品,始终处于丰富和完整这一个人语言的过程中。
   
  《藏(cang)经》系列版画作品是洪浩的较早作品,并且是创作跨越时间最长的代表作,断断续续从90年代初期延续至今。版画系出身的洪浩恰当地将自己的母语——版画语言运用到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假借地图的名义,将“世界政区新图”、“世界地貌新图”制作成传统书籍的装帧样式,内容则是世界的不同区域。创作的观念方式,按洪浩的解释是:确立一个“偏离了正常秩序的规则”,即先将文化资讯分解进行重新编码,使其失去原有的规范和习惯意义的对应,然后再让这些被重新界定的语义通过重复加强等手段升值为经验,令这些“人造经验”像经典典籍那样“道貌岸然”起来。在这些作品中,洪浩有意地以随意的序列将地图的版式与主观夸张的、神秘不可知各种幻象拼贴结合起来,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有关于伯夷、叔齐的;有关于蒙娜丽莎的;有关于文革的;有关于现代招聘的;有关于医学的;有关于西方浪漫主义绘画的;有关于汉字的;还有关于西文的。批评家冷林评价说:在这里,“记忆”是一种历史痕迹,它能使今天的现实拥有历史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中,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交错在一起,他们一起到融合到现实的广度上,使我们的当代有了特色。凭借这些混杂的记忆痕迹,艺术家打破了时空的物理属性,重新建立了记忆与存在物的新的关联,记忆不仅可以依靠历史书籍来承载,通过洪浩的再造,视觉和图像的方式也具有这种功能。
   
  洪浩对于一个思路和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入和生发能力,在他近10年来的作品中也有印证。在一组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物件为题材,题为《我的东西》的系列摄影作品中,当所有与艺术家有过“过从交往”的物件被一一罗列于画面中,令我们对于长长挂在嘴边,又最容易忽略的“日常”的理解一下变得具体而形象,这些“东西”是从洪浩的厨房、卧室、写字台抽屉里搜罗出来的杂物所构成的,洪浩采用十分简单的技术复原了它们的真实性:先把物品直接放到扫描仪上,扫进电脑后构成一幅图像,再用photoshop将这些图像随意组合到一个拥挤的、混乱的、尺寸固定的黑背景中,物质化的日常与碎片化的行为意识随机地组合混杂在一起,强化了对现实生存的节奏和印象,这种印象背后的一个关键意向是存在感的弱化和机械性的重复感知,而这恰恰是当下生活中许多人的基本状态和感受转化到图像的真实体现,洪浩特有的艺术直觉力和他的敏锐的观察在这些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物质的最大化给生活带来的是表面上的斑斓,却时常会令我们丢掉最简单朴素的与世界交往的敏锐感受,而只是将生活变成了例行公事。
  
  一些名为《再生》《寄生》的日常文献的再利用,从形态上讲,洪浩以装置的形式,对已有之物进行了再次创造和拼贴:从旧货市场上淘来、利用各种奇妙途径得到的具备中国特色的“批示体”红头文件、粮票和国营医院的诊断书、一张毛主席的招贴画上覆盖着一张发黄的旧纸张……这些看上去熟悉的“日常文献”展示出符号化的过往中国,那个中国具备着集体化思想和体制性生活,在这些文献之上突兀的出现着许多奇怪的形状,看上去熟悉却又陌生,听完艺术家的介绍,观者才发现原来这些看似突兀的形状都是肥皂盒、打火机、iphone等现代生活中的常见品,被艺术家以铅笔顺其边缘在印刷品的背面描下轮廓剪影。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使观者感到与日常生活所拉开的奇妙距离感,每天常用的物件组合在载有红色记忆的文献上,当下与过去的交织性、集体与个体的差异感,以及“去功能化”后日常产品被附加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在你的世界中,你是否真的确认你对周遭的存在物有充分的认知?洪浩的新作《负部》系列提出了这一问题,《负部》是《我的东西》系列的思辨性延展,这使我们发现原本可以确认的事物变得似是而非,这些新作中,洪浩将物品的“底部”扫描,经过电脑技术的处理后进行一种形式排列,从“负部”的角度呈现了日常生活中正在使用、消费的物品不被关注到的角度——底部,在这一视角下观看这些物件,叠加在这些物件身上的传统观点和价值尺度被去除了,感受便是全新的。洪浩说,“我用扫描的方式,是希望借用机器给出客观的创作,因为机器没有判断,它一视同仁地看待被扫描的对象,借此却能让我们看清构成生活丰富性的物质本身。而新作《往复》中,我用扫描和绘画的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变得更为纯粹”。成为几何形状与色彩的关系体后的“日常”,扩展了世界被观看的维度。
  
  作为艺术家的洪浩,逐渐地通过作品的进展,深化和延伸着自我的思考,在洪浩的价值标准中,变化并不能改变生命的形态和质量,而修炼一种专注力,却可以在专注的过程中,发现细节之美,他将机智的幽默展现在对社会、历史和艺术的无情剖析上,以冷静的观察透视着当下社会的消费欲望和权威意识,成为使用历史文化符号直观叠加、转换、排序来进行反思和警示的潜伏者,以及新的视觉秩序的构建者。

关键词:洪浩 照片 艺术家

更多新闻:

  汪建伟:没有结局的剧场
  对于“开放性”和“阐释”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需要实验艺术
  魏野个展前言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